農業儀器網

      2009年特大旱情分析

      來源: 中國農業儀器網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09-07-01  閱讀
       

             2008年入冬以來,華北、黃淮等地的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土壤失墑加快,旱情發展迅速。部分地區糧食作物受旱嚴重,其中冬小麥受旱影響最為嚴重。甚至出現產麥大省河南百日無雨麥苗枯死現象。受旱區域集中、春旱面積大。今年我國受旱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安徽等冬麥主產區和黑龍江、內蒙古東部等秋糧主產區,旱情十分嚴重。特別是今春冬麥主產區發生的嚴重旱情,重現期達三十年一遇,局部地區達五十年一遇,全國作物受旱面積一度達到1.61億畝(其中冬麥主產區1.53億畝),比多年同期多0.85億畝。進入5月后,黑龍江大部和內蒙古東部發生了少見的苗期干旱,最嚴重時兩省區耕地受旱面積合計達1.37億畝。而其中黑龍江旱情更為嚴重。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廖要明分析說:“長期的持續少雨導致入冬以來華北中南部、西北地區東部、黃淮、江淮西北部、江漢、江南南部、華南東部等地出現了大范圍的氣象干旱。”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西中南部、陜西中部、山東西部、浙江東南部、福建中部等地出現了重度氣象干旱。監測顯示,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20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區及北京降水量不足1毫米。華北區域平均降水量僅8.5毫米,為200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小值,為1951年以來第5小值;其中河北省平均降水量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小值,北京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小值。與常年同期相比,北方冬麥區降水量普遍偏少五至八成,其中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偏少八成以上。同時,偏高的氣溫更加劇了旱情。2008年11月至12月,華北、黃淮西部等地氣溫偏高,大風天氣較多,土壤失墑快,致使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旱情發展迅速。2009年1月,我國大部分旱區仍持續少雨,致使西北東部、華北、黃淮西部、江南東南部、華南東部等地出現了大范圍的中到重度氣象干旱。 廖要明還提到:“據氣象干旱指標估算,目前全國氣象干旱面積約為2400萬公頃,較去年同期(1400萬公頃)明顯偏多。”

             有分析人士認為:東北旱情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現象導致今冬副熱帶高壓偏弱,太平洋西側水汽輸送較弱,同時,全球大氣環流異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氣偏暖,南支槽不活躍。”東南、西南兩條線路輸送水汽都較弱,最終導致了09年旱情的出現。中國的旱情現象,已不足為奇,但是如此大面積罕見旱情,的確是幾十年一遇。由此牽連到09年的東北春季旱情,為積極有效地應對這次旱情,目前各旱區面臨的抗旱任務十分艱巨。各地要克服麻痹僥幸心理,牢固樹立抗大旱、防大災、抗長旱的思想,把抗旱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