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水稻種在旱地里,新疆兵團膜下滴灌植稻創高產
水稻種在旱地里,新疆兵團膜下滴灌植稻創高產
“水稻種在旱地里”——這是“天方夜譚”!“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更是“異想天開”!
然而,這是真的。
——打破這個“天方夜譚”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天業集團公司。
“這已不再是單純攻克農作物節水灌溉最后一個堡壘的問題,而是解決吃飽飯、吃好飯的問題。”天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郭慶人難掩興奮之情告訴記者。說著,郭慶人電話告訴有關人員,中午熬一鍋稀飯,讓記者們品品鮮。
午飯果然多了一份大米稀飯,感覺比平常吃過的稀飯香濃,精勁。服務員告知,稀飯用膜下滴灌的大米熬成。
據介紹,天業集團農科所從2003年展開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攻關。之后,與國家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中亞干旱農業環境研究所共同承擔了“水稻膜下滴灌機械直播栽培技術試驗與示范”項目,先后在二百多個品種中優選馴化出三個品種,于2008年機械直播二十畝,平均畝產超過四百公斤。至此,該課題組制定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術操作規程、水稻膜下滴灌系統運行管理操作規程,獲得水稻膜 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發明專利。
2009年,只選用一個品種,在天業生態園推廣四百畝,經新疆自治區農科院、石河子大學、農墾科學院和農八師專家組鑒定:自動化控制膜下滴灌水稻,各階段田間均無水層,平均畝產為七百三十九公斤,節水百分之六十以上。
據悉,天業集團于二十多年前在國內首家推廣地膜植棉,之后,研發出價廉成本低、節水增效顯著的 “膜下滴灌有機棉花”、“膜下滴灌小麥”、“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有機大豆”等十余項技術(栽培模式、器械和器械應用),五項獲得國家專利。目前,國內每年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的農田一千五百萬余畝,僅新疆兵團就超過一千萬畝。
十一月九日,記者在天業生態園看到,還沒有收割完的膜下滴灌水稻,每四行一組,間隔二十余厘米,像一垛垛籬笆墻連成金色的厚毯,鋪向遠方。記者還看到,一根粗管橫亙于地頭,細管伸向水稻每組的間隔中——水、肥由一個壓力泵通過粗管和細管輸送至水稻根部,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田間水分的要求進行灌溉,節水省肥,增產增效。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