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甘肅推廣全膜雙壟溝播五大旱作農業技術
甘肅推廣全膜雙壟溝播五大旱作農業技術
甘肅省農業科技人員圍繞破解水資源短缺的“瓶頸”,經過不懈探索,旱作農業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適用技術體系。先后試驗示范并推廣實施了以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為主的地膜覆蓋技術,以深松耕、少免耕為主的保護性耕作技術,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的以肥調水技術,以抗旱優良品種為主的結構調整技術,以打窖攔蓄、集雨補灌為主的節水灌溉技術等五大技術,探索出一條“修梯田、集雨水、興科技、調結構、強產業、促增收”的旱作農業新路子。
組織實施的地膜糧食生產技術,使一些高海拔地區和極度干旱地區可以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首推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使旱地玉米畝產達到全國最高901公斤,改寫了我國旱作農業產量低而不穩的歷史,2009年推廣756萬畝,增產糧食12億斤,農業部專家估算,西北地區有3000萬畝旱地適宜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由省農科院系統研究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技術,通過提高水分利用率來實現抗旱保墑,在2009年極度干旱年份,采用該技術種植小麥每畝可增產150公斤。
耕作方面,甘肅省因地制宜推廣機械深耕深松營造“土壤水庫”工程技術,建立10個國家級保護性耕作示范縣和12個省級示范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了所有農業縣的全覆蓋,累計推廣配方施肥6586萬畝,畝均增產糧食30公斤以上;建設高標準梯田1200萬畝,建成集雨水窖280萬眼,發展機械化集雨補灌120萬畝。一系列技術的推廣使用,使甘肅省糧食連續六年實現增產,2009年總產量達到了906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