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循環農業:要從五個方面抓實抓好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7-04-04  閱讀

      作者:王瑜

      本報訊 由中組部委托、農業部承擔、中央農業干部教育培訓中心承辦的“發展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專題研究班4月1日在北京開班。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出席開班式并作主題報告。他強調,發展循環農業,要從節約型農業、農業產業鏈條延伸、農業生物質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五個方面抓實抓好。

        危朝安指出,發展循環農業既是農業發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種新的增長方式,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發展的新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其核心是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循環經濟理論與產業鏈延伸理念,通過農業技術創新和組織方式變革,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系統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產中每一個物質環節,倡導清潔生產和節約消費,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最大程度地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村地區的和諧發展。

        發展循環農業,要科學把握發展方向,推動農業由單向式資源利用向循環梯級利用、由粗放高耗型向節約高效型轉變,從根本上轉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建設高產、優質、高效和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

        發展循環農業,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探索不同發展模式;必須堅持資源高效利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必須堅持科技創新,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危朝安強調,當前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把循環農業抓實、抓好。一是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和節能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節約型農業;二是抓好農業產業鏈條延伸,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范基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三是抓好農業生物質產業,加工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產品,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四是抓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普及農村沼氣,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構建鄉村物業化服務機制;五是抓好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不斷提高耕地、草原、漁業、農業野生植物等資源的質量,強化外來入侵生物防治。

        據悉,本次專題研究班為期15天,包括專題講座、小組研討、現場教學、市長論壇和專題考察5個模塊,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7位分管農業工作的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參加此次培訓。

        中組部干部教育局副局長曹毅等有關領導也出席了開班式。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