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全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專家組發布超級稻褐飛虱防治意見
全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專家組發布超級稻褐飛虱防治意見
2005年以來,我國褐飛虱連年特大發生,給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威脅。2007年,據華南稻區早稻褐飛虱大發生的現狀和7月份遷入長江中下游的蟲量來看,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的褐飛虱將再次大發生。在長江流域稻區,超級稻主要是作中稻或晚稻種植,與同稻區褐飛虱的發生期相吻合,因此7月底及8月初抓好超級稻褐飛虱的防治非常關鍵。
1、加強田間管理。褐飛虱的發生與遷入蟲量、氣候、水稻品種、肥水管理、殺蟲劑種類及施藥技術等因素密切相關。對稻農而言,無法控制遷入蟲量與氣候因素,水稻品種方面,目前生產上應用的超級稻亦很少有抗褐飛虱的品種可供選擇,因此,稻農要加強肥水管理。
超級稻株型高大,尤其是中后期田間群體大,莖葉茂密,田間郁蔽度高,有利于稻飛虱的發生,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創造不利于褐飛虱發生的田間小氣候是控制褐飛虱為害的重要途徑。除合理施肥外,適時挖溝曬田,可有效預防褐飛虱并獲高產。
2、合理選擇藥劑種類。掌握田間蟲情,選擇對口藥劑是有效防治的關鍵。褐飛虱卵孵盛期及低齡若蟲期,可選用撲虱靈(噻嗪酮)兌水噴霧,或選用銳勁特、毒死蜱噴霧;田間有一定數量高齡若蟲或成蟲時,可選用銳勁特、撲虱靈+毒死蜱或撲虱靈+異丙威、速滅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藥劑,也可使用撲虱靈與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復配制劑(如速撲靈、好虱靈、速虱靈等)兌水噴霧,重發田塊需適當提高畝用藥量。無水田塊可選用敵敵畏拌毒土撒施。對乳熟期離收獲前不到15天稻田的防治,應選用敵敵畏拌毒土的方法。
注意藥劑的輪用,同一藥劑在一季水稻的使用最好不超過2次,以免褐飛虱形成抗藥性。應避免使用吡蟲啉及其混配制劑。前期必需避免使用菊酯類農藥和高毒有機磷農藥,以免大量殺傷天敵,降低田間褐飛虱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時應避免使用三唑磷及其混配制劑,以防止刺激褐飛虱產卵增殖。
3、掌握施藥技術。超級稻中后期高大的植株給田間的施藥操作(如手動噴霧)帶來很大的不便,且茂密的葉片阻擋藥劑到達稻飛虱棲息的稻叢基部,增加了藥劑防治的難度,降低了防治效果。因此,尤其需重視“治前控后”的藥劑防治策略(如浙江采用“治3壓4控5”的防治策略),嚴格把握好水稻前期褐飛虱的防治,減少后期的防治壓力。長江中下游稻區,褐飛虱一般6月下~7月中下旬相繼大量遷入,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前期防治的關鍵時期。至8月下、9月上旬繁殖一代之后,需普遍進行防治。9月中下旬,若前期防治效果差,或8月底9月初遷入蟲量大,還需要進行針對性防治,一般孕穗期每百叢超500頭或齊穗灌漿期每百叢頭800頭即需要防治。
要掌握好施藥技術。每畝用水量手動噴霧不少于50公斤,機動噴霧不少于25公斤。中后期水稻封行后建議使用粗噴霧、大水潑澆或撒毒土,噴霧或潑澆需用水足量(60公斤以上),也可機動噴霧。施藥時對準稻株基部,均勻施藥。噴霧或潑澆要在下午4時以后或早上9時以前進行,施藥后田間務必保持一寸水層5天以上。無水田塊使用敵敵畏拌毒土熏蒸,建議趕在中午撒施,以提高防效。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