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浙江慈溪以工業化理念抓農業供給側改革

      來源: 浙江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6-20  閱讀

        日前,農業部、財政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11家園區上榜,寧波慈溪現代農業產業園位列名單第二,全省僅兩家上榜。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N養基礎上,通過“生產+加工+科技”,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了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建設水平比較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發展平臺,是新時期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目標在全國建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慈溪現代農業產業園位于慈溪北部沿海,東西長27公里,總面積15.5萬畝,覆蓋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及周邊5個鎮,涉及農業人口9.5萬人,是浙江省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綜合區。
        近年來,慈溪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先后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在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名列第二,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慈溪模式”被認定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七大模式之一。
        從65個縣市中脫穎而出
        今年3月底,農業部、財政部發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和遴選評審的消息。
        消息一出,敏銳的慈溪人開始審視自身!笆晃濉币詠,慈溪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抓手、主平臺,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創新體制機制、集聚資源要素、引入一流企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這個舉措與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不謀而合。
        慈溪上下統一思想,規模化種養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基礎,F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就是規;a業化。但從事傳統農業的農民對產業化的操作并不熟悉,這就需要建設水平比較先進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因而,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在更高標準上促進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相互融合,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重構和功能升級,促進產業轉型、產品創新、品質提升,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引領新消費,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形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也有利于在更大范圍上發揮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為中高等院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開展規模種養、農產品加工、電商物流等創業創新提供“演練場”和“大舞臺”,為農民通過股份合作等方式參與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構建利益聯結、共享機制提供有力保障。
        4月初,慈溪市正式著手組織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將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列為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創建工作,并召集農業局、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等相關部門骨干力量參與申報材料的編制工作,委托專業咨詢機構編制了建設規劃。
        短短一個月時間,慈溪以最快的效率、最高的質量,完成了相關申報材料的報送工作。
        5月9日,農業部、財政部組織專家組來慈,通過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等形式,對慈溪市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實地核查。慈溪市委主要領導親自作了匯報。5月15日,農業部組織了創建答辯,慈溪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到北京參加了創建答辯。慈溪從最終參加現場答辯的65個縣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批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地區之一。
        現代農業的“慈溪模式”打足底氣
        慈溪入選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并非偶然。
        慈溪申報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它覆蓋了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及周邊5個鎮。
        其中,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是慈溪重點布局打造的農業園區,占地10.42萬畝,早在2009年就成立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具體運行管理,并組建下屬國資公司負責產業園的招商、融資、建設。在前期,產業園已累計投入50億元,其中政府投入35億元,主體投入15億元。
        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還是省市各級政府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平臺,是全省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園區,已創建成為首批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國家水利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現代農業綜合區、寧波市現代農業四大先導區之一,列入慈溪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這個成熟的現代農業平臺成為慈溪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堅實基礎。
        連片帶來規模效益,而這正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基礎條件。
        走進創建中的慈溪現代農業產業園,可以改變你對農業鋤頭泥巴的傳統印象,放眼望去,15.5萬畝廣闊田園形成27公里的農業帶,寬闊的道路通往田間地頭和現代化廠房,水、電、氣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算得上浙江省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綜合區,涉及農業人口9.5萬人。園區土地資源集中連片,規模優勢突出,發展空間廣闊,“四橫七縱”的道路框架初步形成,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5萬畝,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77%以上。
        如今,在這塊連片的土地上已經形成優質糧食、精品水果、出口蔬菜等三大主導產業,并相應配套規;笄蒺B殖,形成了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格局。4萬畝單季稻種植區是浙江省最大鹽堿地水稻生產基地;5.5萬畝出口蔬菜基地是全國蔬菜發展優勢產區;“慈溪葡萄”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慈溪古窯浦水蜜桃享譽長三角,以葡萄、水蜜桃為主題的休閑農業已有相當知名度。與產業園相配套的慈溪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占地1平方公里,是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消化了產業園50%以上的農產品,園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9.5%。
        改革創新讓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充滿活力。慈溪“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農戶小額擔保、資金互助會、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等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發展股份合作、訂單帶動、量化入股等多種形式,促進農民增收,2016年產業園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50元,比周邊農民高出38%。同時,輻射周邊31萬畝種植區域,帶動農戶增收超3億元。
        一批現代化種養項目展現實力
        最近,慈溪市瑞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特別忙碌,工人們正忙著把成品蟹味白玉菇打包裝車發往全市各地的蔬菜市場。與之形成反差的是,走進種植車間,幾乎沒一個人影,一瓶瓶種植菇體的培育瓶整齊排列在鋼鐵架子上,經過凈化的空氣噴霧定時給菇體補充水分,模擬自然界藍光的光源持續打開,105天的生長周期都在廠房里完成。
        這是一條年產5600噸的蟹味白玉菇工廠化生產項目,總投資1.5億元,日產可達10萬瓶。慈溪市瑞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周琪告訴筆者,公司生產的這種高端菌菇,一上市就迅速占據了市場份額,甚至供不應求,每天可銷售4.5噸,每月光消耗的木屑原料就要40噸。
        “離開了土地,住進了工廠”,這顛覆了傳統農業的感觀,像這樣的現代化種養項目在慈溪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里遍地開花,這是園區綜合實力的試金石。
        慈溪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建設“優質高效、特色精品、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的綠色都市農業為目標,實現現代要素高度集聚,技術集成應用水平較高,一二三產深度融合,規模經營顯著,新型經營主體成為園區建設主導力量,體制機制創新活力迸發,努力把產業園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全國產業園建設的樣板。
        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慈溪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園區產業檔次。
        維護設備、打掃衛生、監管雞群,看似非常忙碌的工作用上自動化機械后,1個人就能毫不費力管理1棟雞舍8.64萬只雞,蛋雞場每天輸出雞蛋約70萬枚,每年可產出雞蛋2億枚。
        用人少、產出高,正大集團在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建起的300萬羽蛋雞產業化養殖一期項目,自帶“大腦”,仿佛一個“夢工廠”。成批小雞進入一座無菌大廠房,出來的是15周齡的青年母雞。當它們進入另一座廠房,出來的就是干凈的盒裝雞蛋。立體式雞籠分別配有運輸飼料、雞蛋和雞糞的三條傳送帶。通過監控屏,蛋雞生長狀態一目了然。
        正大集團從農作物銷售起家,業務遍布了全球20多個國家地區,內容涉足電訊、石化、房地產等多個領域。而此次選擇來慈溪“孵蛋”,意在結合自己的多元化產業優勢,回歸農業,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的一次力作。
        如今,正大集團、中集集團、愛科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知名農牧企業落戶產業園,預期投資超30億元,一批現代化種養項目已建成投產。
        現代農業的宏偉藍圖徐徐展開
        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目標,也是動力。慈溪高起點謀劃,繪出了一張現代農業的宏偉藍圖:今后幾年,產業園將以建設“優質高效、特色精品、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的綠色都市農業為目標,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努力把產業園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全國產業園建設的樣板。
        在這個“樣板房”里,劃定了“一核兩帶四區塊”的規劃。
        “一核”,即新慈湖農業新型業態核心區,面積1萬畝,成為產業園的創新中心、人才中心、服務中心、信息中心和休閑中心。
        “兩帶”即以中心橫路為軸線,兩側集中布局4萬畝優質糧食帶和9.1萬畝精品蔬果帶。
        “四區塊”即生態畜禽區,面積2700畝,點狀布局蛋雞、肉牛、奶牛、生豬等生態畜禽項目,推行規;、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模式,形成農牧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格局。健康食品加工物流區,面積1300畝,以產業園及周邊主導產業為基礎,建設加工物流基地,構建上下游一體的產業格局。農業智能裝備區,面積500畝,引進正大集團、中集集團、美國愛科集團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建設亞洲最大的農牧業機械制造基地。高新農業創業區,面積5000畝,搭建“創客”平臺,引入科研團隊,引導和鼓勵新型農業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打造成科研人員成果轉化和大學生“雙創”的孵化區。
        藍圖背后,一步一個腳印。慈溪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未來的功能定位上要實現“三化三示范”。
        “三化”即全域產業化、全域生態化和全域景區化,三者環環相扣。園區致力打造融合產業,構筑全產業鏈農業,培植優勢產業集群,培育3條億元以上農業全產業鏈、2家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而圍繞“一控二減四基本”目標,園區將推廣農牧結合、稻魚共生、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生態循環模式,發展綠色生產,實現主體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園區大循環。此外,整合園區內產業資源和自然資源,發展以灘涂、稻田、葡萄、桃花等為主題的休閑農業,建設沿,F代農業精品線,打響長三角地區休閑農業的金色名片。
        “三示范”即打造國內一流的農業創業創新示范區、一流的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和一流的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慈溪創建的決心堅定,目標到2019年,產業園總產值達到41億元,主導產業加工轉化率達到85%以上,新增就業崗位1.6萬個。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