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稻田免耕對土壤容重及緊實度的影響

      來源: 中國水稻信息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11-04  閱讀

      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水分多少和土壤結構的穩定狀態,影響到土壤水、肥、氣、熱條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穿插。實行免耕后,是否會引起土壤板結而影響作物生長,是普遍關注的問題。王昌全等試驗指出,免耕田的土壤容重不但小于翻耕田的,并且隨免耕年限的增加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莊恒揚等在沿江砂壤土的定位試驗則顯示,無論免耕或是翻耕,其土壤容重皆表現出上層最小、中層其次、下層最大的分布模式,在0~7,14~21cm 的土層兩者的差異不顯著,而在7~14 cm的土層,免耕顯著高于翻耕,但不會隨免耕年限的增加而持續上升,而是在最初的2~3年即達到較高數值。馮躍華等研究表明,免耕直播田0~5 cm土層的土壤容重比翻耕田低7.66%。朱炳耀、黃麗芬等皆有類似的研究結論。
      高明等對壟作免耕的研究認為,長期淹水的土壤,土粒分散,結構差,容重偏低,易造成水稻浮秧或秧苗不穩出現浮泥坐蔸,免耕消除了水層對土壤結構的不良影響,土壤顆粒逐漸團聚,容重明顯增加,其中0~10,10~20cm土層的容重分別比翻耕增加了22.1%和31.4%,與趙國臣等的研究結果類似;而容重收縮量則比翻耕小,反映了土壤結構孔隙的大量發育,為調節土壤水、熱、肥、氣狀況奠定了基礎。

      對土壤穿透阻力的測定顯示,不同耕作法引起根系生長的障礙層在土壤中出現的深度不同,分蘗末期前,兩種耕作法的耕層土壤穿透阻力均未超過15kg/cm2,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翻耕田14~21 cm 土層的土壤穿透阻力大于15 kg/cm2,而免耕田7~14 cm的土層即已出現大于15 kg/cm2 的情況,表明免耕田土壤障礙層抬高,可能已經影響到水稻的根系生長和產量形成。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