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國儲密集拋售為棉花市場降溫
國儲密集拋售為棉花市場降溫
拍賣價5天跌千元,已回落至15000元/噸下方
為抑制棉價過快上漲,國儲棉近期密集大量拋售,給過熱的棉花市場澆了一盆涼水,棉花競拍價以及期貨價格下調顯著,拋儲價已經連跌5天。但業內人士對于棉價后期走勢仍心存疑慮。
截至11月30日,國家累計成功拋售儲備棉226.3萬噸,其中2008年度儲備棉150.7萬噸,2003-2007年度棉花75.6萬噸。不過,在30日當天,棉花競拍成交價為14990元/噸,較上一日跌122元,連續5個交易日下跌,市場降溫明顯。
與此同時,棉花期貨價格也連續回落。12月1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1005合約以15830元/噸開盤,以15605元/噸收盤,較30日結算價下跌165元/噸,成交148,240手,持倉177,306手。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受市場對棉花需求以及對后市看漲心理影響,儲備棉競拍價格在11月中旬連創新高,價格最高逼近16000元/噸。但是,隨著上周三中國棉花協會發布行業警示,指出棉花進口配額或于年底前足量發放,國儲棉競拍價格開始大幅回落,交易商參與競拍趨于冷靜,國儲棉價格回落至15000元/噸下方,較最高點跌近1000元。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2008/2009年棉花年度,國儲共收購臨時儲備棉275萬噸,目前已經拍出226萬噸,單以棉花收購量來計算,國儲手中還有50萬噸臨儲棉。
“50萬噸棉花對于全部現貨企業來說,是近一個月用量。也就是說如果國儲在12月集中拍賣手中余棉,各類型現貨企業年末的棉花需求量是可以保證的。從這次拍賣情況來看,國家沒有刻意打壓棉花價格,即便是加大拍賣力度,也將是出于穩定現貨棉花價格,保證紡織企業正常生產的目的,對現貨棉價壓制作用比較有限。”北京中期分析師張向軍表示。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報告也指出,當前國儲棉拋售價格仍高于15000元/噸,再次表明國家此次輪出國儲棉的目的更多是為了穩定現貨市場,保證用棉企業正常開工。“較高的國儲棉拍賣價格對現貨棉價的壓制作用有限,后期如果拍賣價格穩定在15000元/噸,反而將成為期價的有利支撐因素。”
張向軍還指出,國內紡織服裝消費增長明顯,加上臨近年末,紡織服裝將迎來消費旺季,預計紡織企業為準備年末生產將加大棉花的采購力度,也將提振棉花價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