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了解到,目前各地積極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試點,已有33個省(區、市)的42個相關行業被納入全國試點并開展工作。據了解,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工作年底將在全國展開。
繼去年7月《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實施意見》印發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批復同意了3批試點申請。第一批為浙江、貴州、陜西、廣西、吉林、湖北、重慶、云南、廣東、安徽、遼寧、河南、北京、天津等14個省(區、市)相關行業,第二批為河北、江蘇、海南、甘肅、青島、山西、內蒙古、湖南、福建、廈門、天津、新疆等12個省(區、市)相關行業,第三批為西藏、河南、山東、浙江、福建、四川、寧波、江西、遼寧、上海、大連等11個省(區市)相關行業。隨著一體化深入推進,各地取得了認定認證快速發展、產地與產品脫節基本解決、生產過程進一步控制、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等成效。
加強領導 明確職責
各地在一體化推進工作中,組建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貴州省政府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工作列入各級政府重要日程和目標管理,全省依托農業、畜牧水產和鄉鎮企業三大行業系統,建立健全了省、地、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了一體化推進工作依托機構、人員隊伍和職責任務。
天津市組建了由主管局長任組長,蔬菜、糧經、信息、政法主管處室及有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一體化領導小組。市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管理辦公室抽出人員,接受高層次培訓,專門負責一體化工作。現在一體化推進工作在市、區、縣,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試點先行 以點帶面
為穩步開展一體化推進工作,有些省(區、市)采取了“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形式。黑龍江是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第一個試點省,在推進工作中,樹立了阿城市、同江市和農墾北安分局3個試點單位,以點帶面開展工作。目前這3個模式基本代表了黑龍江縣級區域認證主體的不同類型和不同特點,對全省開展一體化推進指導作用明顯。
天津市確定了幾家生產、經營狀況較好的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銷售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作為試點,分別在宣傳報道、檢測儀器和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企業和合作組織在充分發揮獲證產品效益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和帶動能力。
強化培訓 指導實施
各省在申請納入一體化試點后,積極組織專家培訓人員,提高工作能力,指導開展工作。安徽省相關行業申請一體化試點后,省農業生態環境總站對淮北、江淮和江南等3個責任區,深入17個市70多個縣鄉基層,加強一體化認證宣傳、現場指導服務。他們重點在肥西縣上派鎮三崗村、官亭鎮張祠村、三河鎮木蘭村及安徽省龍亢農場等4個農業部確定重點幫扶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宣傳指導,讓一體化家喻戶曉。
資金扶持 快速推進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一項行政推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黑龍江在資金扶持方面主要采取4個途徑。一是政府財政扶持資金。去年省財政拿出400萬元作為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的專項資金,并逐步加大對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的投入。二是地方政府配套資金。2005年黑龍江各市縣級財政投入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的資金達到380萬元。三是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先后吸引企業、農民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向無公害產業投資3.2億元。四是有關部門投入。對水利、畜牧、農機、農業開發、農業生產等各項專業資金實行捆綁使用,重點向無公害產業投放。湖北、河南、浙江、江蘇、寧夏等地也積極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由于資金扶持比較穩定,各地一體化推進的潛力較大。
加強監管 保障成效
河北以畜產品主產區、大型畜產品批發與銷售市場、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為重點,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畜產品質量檢驗監測工作。檢測結果每半月向省政府及有關部門通報一次,有效保障了畜產品的安全生產和消費。現在市級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建設也已全面啟動。省財政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市級動物產品質量檢測站建設。目前11個市級動物產品質量檢驗監測站已基本建成,部分縣級質檢站也已開始啟動建設。
去年8月,河南啟動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首次例行監測,共抽檢無公害蔬菜樣品(或產地產品)152個。對監測結果,河南以農業廳廳長書信形式向各省轄市市長通報,以農業廳名義在農業系統內部通報,切實要求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把好流通關口,全面推進監管能力建設。
作者:劉鴻燕;萬靚軍;郭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