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農業部張紅宇談做好現代農業的要點
農業部張紅宇談做好現代農業的要點
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如何促進農民增收、新農村怎么建?8月7日,國家農業部產業與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在海南海口就中央一號文件做培訓專題講座,他認為,農產品供給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現代農業最重要的是保障糧食安全。
張紅宇,長期從事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農村產權制度和農業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央1號文件起草組的成員。黨的是八大明確提出要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統籌農業農村工作。張紅宇認為,城鄉一體化是未來農業農村的方向。
“農業形勢好,對國民經濟和全球農業發展意義重大,而農業的大好形勢,需要以現代農業作為支撐。”張紅宇說,發展現代農業與國家的自然資源稟賦有很大的關系,美國地多人少,現代農業更側重于以機械化代替勞動力。日本、韓國地少人多,主要依靠科技進步來提升土地的產出率。
相比而言,中國發展現代農業,各個省份的資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東北地區主要是發展規模化農業,江浙地區發展集約化農業。最近上海等城市發展都市化農業,除了保供給,更著力都市圈的生態。“無論如何,要清醒認識到,糧食安全始終是至關重要的,現代農業最重要的是保障糧食安全。”張紅宇特別強調,發展現代農業的對策,就是要加強資源保護、強化科技支撐、完善扶持政策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如何促進農民增收?張紅宇介紹,雖然近三年農村收入增速超過城鎮居民的增速,但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還是很大,區域及農民內部收入差距也很大,增長缺乏長效機制。需要制定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和階段性目標。
“促進農民增收關鍵要穩步提升主要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通過改革增加財產性收入。”張紅宇說,政府要在強化農業補貼、出臺針對特殊地區和特殊人群的補貼政策等方面所有作為,通過發展農村教育、衛生、社保等民生事業上,間接增加農民收入。
新農村怎么建?張紅宇認為重點要做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品供給,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發展的目標。“新農村建設不是大拆大建,讓農民上樓,要避免城鄉建設一樣化。”
在張紅宇看來,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要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在土地問題上,家庭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在農民組織問題上,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
張紅宇坦言,農業后繼乏人的問題在東亞國家比較突出。今后誰來種地?解決這個問題,要加大農業技能培訓力度,為農民提供免費職業教育,培養造就新型職業農民。此外,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保險支持,需要出臺專門的金融扶持政策,財政、貨幣、監管、稅收等擴大保費補貼品種范圍,提高保障水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