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財政撥款13億資金扶持科學儀器開發
財政撥款13億資金扶持科學儀器開發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推動我國重大科研儀器設備自主研制工作,中央財政撥專款設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按照《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基金委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科技部每年安排經費8億元。
“過去做不了的事現在可以做了”
“真是趕上了,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后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教授殷純永對記者說。
盡管已退休,但殷純永仍受邀在中科院一項關于飛秒激光跟蹤測量儀器研發的項目中擔任顧問。他參與的這項研發工作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清華大學等幾家單位聯合攻關,今年作為中科院推薦的10個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之一,目前已通過初審作為A類項目上報科技部。
“這對搞科研儀器研究的人來說是個十分難得的機會。能趕上這個機會,再做點事,我很高興。”殷純永說,“我搞了一輩子儀器研究,從第一個科學基金項目的兩萬元算起,幾十年來所有經費加起來不過300萬元。現在一個項目四五千萬元,這也會培養出一些科研儀器研制方面的帥才。”
過去經費少時,他也曾勒緊褲帶作出不錯的成績,但搞儀器研制,缺乏經費終究不行。雖然只是作為顧問參與項目申請,殷純永也很振奮:“感到空間大了,很多過去做不了的事現在可以做了。”
從400萬到1.5億元
100多年來,約1/3的諾貝爾物理學和化學獎獎給了那些在發展科學儀器或測量方法方面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加速科學儀器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科技投入的重點之一。但我國在科學儀器研制上相對薄弱,關鍵的高端精密儀器主要依賴進口。
“我承擔過基金委的科研儀器基礎研究專項,也參與了基金委和中科院2009年設立的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今年又在德國漢堡DESY進行合作研究,充分認識到科學儀器研制對于科研創新的必要性。目前國內在經費、專門人才、硬件、軟件等方面確實需要進一步提高。”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蔣世春對《科學時報》說。
1998年,為加強對科學儀器基礎性研究的支持,基金委設立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從當年資助5個項目、總經費400萬元開始,14年間,這一專項已支持數百個項目,有很多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的打破了技術封鎖,有的在產業化上取得初步成績,還有些在自行研制儀器的基礎上作出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2009年,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經費增加到5000萬元,2010年資助經費增至1億元。
“今年科學儀器基礎研究項目將達1.5億元。”基金委計劃局一位負責人對《科學時報》記者說,“它和今年啟動的國家重大儀器設備研制專項的5億元是兩回事,國家在儀器研制上投入是很可觀的。”
科學儀器基礎研究項目評審專家陳洪淵院士認為:科學儀器基礎研究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基金委設立科研儀器基礎研究專項是有長遠目光的,最重要的是,它為儀器研制培養了一批人才。
重大專項在路上
按照《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該專項為期5年,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應建立查重和協調機制,并與基金委“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及其他相關國家科技計劃等進行銜接。
許多從事或關注儀器研究的人對啟動這一專項表示興奮和認同。
暨南大學教授尹良紅對《科學時報》記者表達了愿望:“經費增加是好事,同時也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研發者權益,提高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學術地位和權重。”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