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張天柱談我國農業:農業是可以賺錢的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9-14  閱讀

        9月12日,在北京市通州區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內,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經營模式創新探討、中國有機農業產業發展新政策和發展趨勢、名稀特蔬菜產業的發展現狀、都市農業發展新思路、蔬菜現代生產機械化的四種模式等五個主題舉行了專題研討會。會上,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天柱先生以《現代園區經營模式探討》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以下是其精彩發言:

        張天柱: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們經營園區五年多的時間,實際上也是風風雨雨,雖然現在看到的喜慶,但是我們實際也走了好多的彎路,目前為止全國的園區非常的多,基本上各個縣都有,中國的園區發展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國外引進技術,建立我們的園區。第二個階段是我們開始自發的建設園區。第三個階段是我們國家開始調整思路,出臺政策,各縣區申報科技園,現在國家正在整一城兩區百園的項目,我們單位也參與了昌平策劃的項目。國家計劃農業示范區300個,以縣為單位申請,現在大概是151個,其他的還在繼續建設,國家農業園區要求有一定的示范性。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也都在做。我國農業的發展趨勢:1投資趨勢多元化。2產業的形態多樣化。3經營的主體范圍等多樣化。那么首先首先要求我們要有高層次的思想意識,第二是人才,最后才是錢,我們正在探討如何通過社會化服務來實現農業的推廣。2008年我們在通州租了200畝,直到2009年我們才開始運營,主要是缺少人才,我們能發展到現在主要是依靠專家團隊和員工團隊。整個園區是10000畝,一千塊錢一畝。現在費用很貴,大概是2500元一畝但是沒有地,做農業一定要有技術,我們的理念是依靠學校的理念做研究和社會農業的推廣,目前為止我們有1000畝地,整個園區是企業化的,政府沒有投資。我們整個的發展戰略是和通州三個城一脈相承的。

        我們能做到現在主要是:第一,一個中心專心做科技,好多園區在運行的過程中都是最終成了產業,我們的主線是做好科技,我們不是種地,是種科技。第二,兩個面向:國內和國外。對國內推廣,對國外是引進技術。第三,我們的宗旨是三個看頭:有看頭、有學頭、有搞頭。第四,政產學研是我們的主體,科研成果與轉化基本上是無縫連接,轉化非常的快。第五,五個平臺,可以實現我們的科技的學習與推廣。我們是抓科技,研究技術,從而實現農業的推廣與應用。我們還對國外的農業進行培訓,從而實現良性循環。我們都是在自己經營,就是在探討農業是否可以掙錢,實際上是可以的,關鍵是怎么賺錢。經過學習與總結,我們獲得了很大的經驗,雖然有失敗,但是我們以后會長經驗,雖沒有物流的配送,但是我們更注重技術的輸出,我們搞的是技術,要保持園區的先進性,我們要有自己的理念,新的模式,現在雖然我們好多園區都在努力,但是缺少去突破的意識。一句話我們的根本是實現了科技的完整的產業鏈,我們形成了廣泛的業務范圍,對于我們的員工要求也很大,我們還有一個優點,我們還依托我們的大學,可以針對性的進行研究。科技節和縣域農業兩個會議對我們的品牌的推廣有很大的作用,我們還擁有6個網站在推廣,我們還有自己的電子雜志,我們堅持了3年的時間,做企業要考慮長久,所以我們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盈利模式上我們有很多,這里面有很多的廣告牌,實際上我們希望我們的園區形成永不閉幕的園區,在擴張模式上,我們繼續把科技做深,另一方面我們在各個省找合作伙伴,我們還準備在國外建立自己的園區,真正的走向國際化。我們正在一步步的把我們的科技推向全國,我們企業到現在需要結合大量的資本。因為時間的關系,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