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正式落戶陜西咸陽
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正式落戶陜西咸陽
近日,由重慶黔鄂湘農機股份公司投資50億元的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陜西省咸陽市舉行。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何存貴,副局長段保群,咸陽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衛華,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喬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輝、市政協副主席邵建珍、市委咨詢員張宗平(副市級)、重慶黔鄂湘農機股份公司董事長陶福琪等出席了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咸陽市政府副市長劉新余主持,省農機局,咸陽市委、市政府,禮泉縣委、縣政府和重慶黔鄂湘農機股份公司的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項目選址禮泉縣西張堡鎮陜西再生產業園,規劃用地900畝,分三期建設,計劃于2016年12月建成。產業園集“農機研發、生產制造、展覽銷售、技術培訓、檢驗檢測、配件供應、維修服務、以舊換新、物流配送、配套服務”和農用車輛、環保設備等產品研發、裝配、制造、銷售為一體,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實現農機產品生產和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稅收達到3億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4500個。
簽約儀式上,咸陽市農機管理中心主任劉輝、禮泉縣縣長王強民、重慶黔鄂湘農機股份公司董事長陶福琪共同簽訂了《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項目合同》。何存貴、喬軍作了重要講話,陶福琪作了表態發言。
何存貴指出,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項目的成功落地是全省農機化事業發展的一件大喜事,省農機局對項目的成功簽約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咸陽市委、市政府對農機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何存貴強調,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物化載體和重要標志,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發展農業機械化,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而且徹底改變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實現了讓農民體面勞動、有尊嚴地生活的目標,解決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對加快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將發揮重大作用。這個項目的成功落地,是咸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市農機中心和禮泉縣等有關部門激情干事,積極爭取的結果。填補了全省農機裝備制造產業的空白,必將大大提升我省農機裝備制造水平,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新技術、新機具、新裝備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步伐,為咸陽市乃至全省農機化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何存貴表示,省農機局將全力支持,積極配合,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開花結果,并希望咸陽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更多優秀的農機制造企業來園區投資發展;加快提升綜合配套能力,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優良環境;抓好國家級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創建,創出特色,創造亮點,為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助推全省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喬軍指出,打造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是咸陽市委、市政府著眼城鄉發展一體化大局,實施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全面提升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喬軍表示,為確保項目如期順利推進,咸陽市委、市政府將始終如一的重視和支持項目建設,全力搞好協調服務和環境保障等工作,抓緊與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對接,簽訂《關于支持咸陽市實施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的戰略合作框架》,并邀請國家農機權威專家協助做好園區規劃建設,為項目啟動建設和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持。喬軍要求,市農機管理中心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搞好協調服務,把產業園作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的“亮點工程”來打造,積極爭取中省扶持政策,保障園區發展;禮泉縣委、縣政府要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相關領導和職能部門具體負責的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服務保障,確保產業園按期開工;市級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主動服務,扎實做好項目的后續對接工作,以一流的政策、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為項目的早日投產達效創造良好條件。
最后,何存貴局長和衛華市長共同為咸陽市農機中心、禮泉縣政府授予了“省市共建中國西部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牌匾。簽約儀式在熱烈和諧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我國科研儀器研發之路坎坷不平
- 下一篇:張來武:風險投資推動農業產業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