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玉米絲黑穗病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2
玉米絲黑穗病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2
4發病條件
4.1品種抗性差,易發病
玉米不同品種間抗性差異很大,有些品種抗性較強,而很多高產的雜交種則抗性較差。玉米雜交種的發病率在雙親之間,與雙親自交系抗病程度關系密切。在抗病育種中應選擇雙親抗病性強的自交系,至少雙親之一是抗病的。
4.2土壤中菌源多,易發病
由于侵染源主要為土壤中的冬孢子,因此土壤帶菌量大,則利于病害發生。且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不但易引起當年發病,還可危害后茬玉米。
4.3播種后出苗慢,易發病
由于絲黑穗病菌主要在種子萌發出苗階段侵入,因此種子萌發出苗慢,則病害侵入時間長、機會大,則易發病。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或溫度較低的年份,播種后出苗慢。播種過早、過深以及種子質量差、生活力低等都會延長出苗時間,利于病害侵入。
5防治措施
5.1選用抗病品種
這是防治絲黑穗病的根本措施。目前適合呼蘭區種植的對絲黑穗病抗性較強,同時又兼抗玉米大葉斑病、小葉斑病的品種有豐禾1號、吉單261、吉單517、九龍12等品種。
5.2合理輪作
減少土壤帶菌而引起的發病。因冬孢子可在土壤種存活3年之久,所以應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但如果玉米播種面積較大,無法進行
3年以上的輪作,輪作1年也可使發病率下降50%左右。
5.3拔除病株
減少土壤中的帶菌量。在病菌沒有散發之前及時拔除病株,帶到田外埋掉。可于玉米苗期、抽雄或抽穗后,發現屬絲黑穗病株的應及時拔掉。當抽雄后拔除病株時應將整株拔除,不要只去掉雄穗,因雄穗發病,一般雌穗也發病。
5.4適時播種
促進種子快速發芽出苗。播種不要過早或過晚,對于土壤墑情不好的地塊,為了搶墑可適時早播,最好是采用催芽坐水的方法進行播種,對于土壤墑情好的地塊可適當晚播。同時應適當淺播,加快玉米出苗速度,減少病菌侵染機會。
5.5應用化學藥劑
可采用種子包衣或拌種的方法進行防治。目前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藥劑主要有粉銹寧、立克秀和黑穗克星。可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0.3%的比例拌種,用2%的立克秀按種子重量0.3%~0.4%的比例拌種,或用8.1%的黑穗克星按藥比1:50的比例進行包衣,防效均很好。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振杰2號玉米夏播高產載培技術1
- 下一篇:玉米絲黑穗病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