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科技完全可以讓漁業很現代
科技完全可以讓漁業很現代
當前我國漁業發展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漁業生產大國、水產品貿易大國和主要遠洋漁業國家。近年來我國漁業在工廠化循環養殖等技術上實現了突破,為漁業發展拓展了空間。
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漁業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解決制約漁業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推動漁業發展由注重物質要素向創新驅動轉變。
針對漁業高風險、季節性等特點,可以發展民間合作式金融、政策性金融,通過相關立法將林權、農村住房財產權、船舶所有權證等納入可接受的抵質押范圍。
6月16日至18日,2017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在安徽合肥舉辦,400余家企業攜產品和科技成果亮相博覽會。博覽會期間,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以及企業負責人就現代漁業建設在“十三五”時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機遇與挑戰并存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漁業快速發展的5年。“十二五”時期末,我國水產品年總產量達到6700萬噸,全國漁業產值達到11328.7億元。
與此同時,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漁業資源和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漁業水域污染依然嚴重,漁業資源衰竭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漁業發展方式仍然粗獷,生產設施裝備還比較薄弱,漁業發展空間受到限制。”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說,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要建立和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漁業政策支持體系。
于康震還表示,當前漁業產品結構還不能適應社會消費結構的升級步伐。四川漁光物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營銷經理陳章認同這個觀點,“當前我國漁業消費結構以四大家魚等普通魚類為主,這些魚類的附加值較低,基本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這導致飼料廠、魚販、漁民等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利潤都很低。盡管現在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特殊水產品如多寶魚等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但是這種變化力度還不夠大,對整個產業結構的影響有限”。
可喜的是,漁業發展的利好條件也在不斷出現。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當前我國漁業發展存在的有利條件主要有四方面:第一,國家對于漁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大力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漁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第二,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漁業生產大國、水產品貿易大國和主要遠洋漁業國家,養殖業、捕撈業、加工流通業三大傳統產業不斷壯大,增殖漁業、休閑漁業兩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為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基礎;第三,近幾年我國漁業在工廠化循環養殖等技術上實現了突破,為漁業發展拓展了空間;第四,漁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推廣體系逐步完善,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廣泛應用,為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讓科技創新發力
在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科技創新的作用愈發明顯。博覽會上,漁業科技成果和產品引人關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率12家省站組團參展,全面展示了近年來我國水產技術推廣成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也組織所屬的9家科研院所集體出展,集中展示我國“十二五”期間漁業科技成果及轉化項目。上海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和眾多科研企業的參與更是讓博覽會成為一場漁業科技秀。
于康震表示,加快推進現代漁業發展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漁業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解決制約漁業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推動漁業發展由注重物質要素向創新驅動轉變。“要大力促進漁業技術的轉化,建立由科研院所、高校、生產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等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漁業產業技術體系,力爭到2020年,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3%以上。”于康震說。
科技成果轉化是推進漁業科技進步的關鍵環節。上海海洋大學在漁業科技研發方面成果頗豐,本屆博覽會帶來了23項漁業科技成果。然而,學校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時依然遇到不夠順暢的問題。上海海洋大學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科技服務經理宋娟表示,由于種種因素,高校科研人員在進行科技轉化時往往顧慮較多。“比如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由于涉及國有資產,大家就會顧慮價格會不會過低?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宋娟說,此外,科技成果轉化的流程往往較為復雜,光法律文本就有十幾個,這些因素都在無形中影響了轉化效率。
2016年12月,依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農業部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細則。與此同時,眾多科研機構也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進行了嘗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鄧偉表示,細則的出臺讓科技成果轉化更加順暢,“根據相關法律和農業部出臺的細則,水科院今年頒發了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這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規范和促進起到很大的作用”。
鄧偉還表示,水科院還在獎勵制度、人才培養、成果推廣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時,通過院企、院地聯合,縮短了與企業、產業的距離,多方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尚需更多政策支持
相比其他產業,漁業曾長期處于較邊緣化的狀態。陳章告訴記者,相比其他行業企業,漁企在得到政策支持方面往往處于弱勢地位。“比如選址方面,漁企往往只能去偏遠的地方建廠,想爭取到交通條件較便利的地方很難。我曾經去過一個地方考察,發現化工廠離養殖場不遠,對水質會產生很大影響。由于現在市場檢測極其嚴格,為了保證水產品能通過質量檢測,漁民只能選擇一定時間進水來保障水質,這無形中就提升了漁企的成本。這些都是漁企在獲得政策支持方面相對弱勢的表現。”
此外,在金融政策等方面,漁業獲得的支持力度較低現象也很突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何平說,“漁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這決定了漁業生產在資金需求的諸多方面,如需求時間、數量、方式、償還期、償還方式等方面與其他產業有很大差異,導致漁業的融資需求難以獲得銀行的青睞。中國的漁業貸款占農業貸款的比重近幾年甚至一直在下降”。
何平還表示,漁業產業鏈較長,核心企業的融資問題會增加上下游企業的風險,這也是漁業金融要解決的問題。此外,漁業尤其捕撈業有很強的外部性,導致了金融對漁業支持的難度變大。“比如我們推出一些金融產品促進捕撈業的發展,可能會帶來過度捕撈,反而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何平說。
何平建議,針對漁業高風險、季節性等特點,可以發展民間合作式金融、政策性金融,“有效抵押擔保物缺失一直是漁業貸款的最大阻礙,可以通過相關立法將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住房財產權、船舶、船舶所有權證、海域使用權、商標權等納入可接受的抵質押范圍”。
針對產業鏈較長帶來的融資困難,何平建議發展供應鏈金融,“以核心企業為基點,輻射帶動上下游企業,以達到資金閉環運作和產業鏈整體控制,保證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銀行的貸款也可實現行內流通,有效降低授信風險”。
何平還表示,通過綠色金融手段,建立“綠色信貸”管理機制,將貸款客戶按政策導向分為支持、維持、壓縮、退出4類,實施差別化的信貸管理策略,可以避免金融支持導致的漁業過度開發等問題。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李玉院士談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
- 下一篇:江蘇提早謀劃保盡產盡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