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今夏蝗蟲大面積防治進入倒計時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7-06-05  閱讀
      6月3日,記者在天津大港區和河北黃驊市看到,二齡、三齡的東亞飛蝗幼蟲密密麻麻地布滿了蘆葦叢、灘涂地,有的地方一平方米已達到二三百頭。各級機防隊、治蝗飛機都已進入緊急待命狀態,10天之內將開始大面積噴藥治蝗。

        根據東亞飛蝗的習性,成熟以后將聚集起飛,一旦大規模起飛,不但破壞力極強而且難以控制。因此,防治東亞飛蝗,抓住時機是關鍵。農業部門采取科學防控措施,把滅蝗時機鎖定在四齡左右。環渤海灣地區,大約10天之內飛蝗將進入四齡期,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蝗區視察中指出,各級農業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蝗蟲的防治工作,要做好一切準備,切實抓住關鍵時期,科學防治、安全防治,有效防治,確保實現“飛蝗不起飛成災”的目標。

        蝗蟲在歷史上曾經給我國糧食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東亞飛蝗又是其中危害較大的一類蝗蟲,今年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預計發生面積將達到1430萬畝。環渤海灣沿海、華北湖庫、黃河河南和山東河灘區是東亞飛蝗主要的孳生地,有關專家根據殘蝗數量、氣候、蝗蟲的周期規律等分析,今年將會東亞飛蝗中等發生,局部可能出現高密度蝗群。

        治蝗減災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直接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和和諧社會建設,農業部在5月18日全國蝗蟲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就強調,必須充分認識,高度重視,切實做到思想認識不放松,組織動員不削弱,對策措施不打折扣。

        針對防蝗治蝗的手段,天津大港區基層防治人員提出建議要加大蝗蟲監測力度,防治蝗蟲的關鍵不但在“治”,更主要的是在“查”。現在偵查蝗情還只能靠查蝗人員深入蝗區,肉眼觀察,但是蝗蟲常常在蘆葦蕩或灘涂地孳生,很容易漏查,應該用遠紅外遙感等先進設備和技術提高查蝗效率。

      作者:江娜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